一、本专业开设背景
(一)社会需求增加
1.老龄化加剧: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养老挑战。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而失能失智老人有4500万人,这部分人群有着更加特殊的照护需求,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2.养老观念转变:现代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养老服务的品质和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这促使养老机构和相关企业积极寻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二)政策支持有力
1.人才培养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例如,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开展养老服务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2.就业创业扶持: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养老服务行业,政府在就业创业方面给予了诸多优惠政策。如提供养老服务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降低养老服务企业的用人成本;鼓励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社区养老、智慧养老、老年产品销售等领域开展创业活动,并给予创业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扶持。
(三)行业发展潜力大
1.智慧养老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养老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新趋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智能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如远程医疗、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这也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2.产业融合加速:养老服务行业与医疗、健康、金融、旅游等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形成了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旅居养老等多种新型养老模式。这使得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机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就业,拓宽了职业发展的空间。
二、就业方向多元
1.养老机构:可以担任养老护理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基础护理等服务;从事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工作,负责机构的日常运营、人员管理、服务质量监督等;还可以成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进行专业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提供依据。
2.社区养老服务单位:作为社区居家照护员,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康复指导、助餐助浴等服务;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运营管理,组织开展各类老年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负责社区养老设施的选址、建设和智慧化管理,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3.老龄产业相关机构:在老年产品生产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参与老年产品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了解市场需求,推广和销售各类老年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在老年服务相关机构中担任健康照护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综合性的健康服务。
三、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突出
我校实习生、毕业生频繁获得养老机构的高度赞扬,表示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将其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场景中,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对老年人的关爱与耐心。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近两年的实习和毕业生中,我校21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301班王永康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表现突出,受到江苏广电的采访。21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302班李文华在朗诗常青藤实习,机构负责人反馈,该同学在机构里吃苦耐劳,积极主动,能够勇担重任,长者、家属及同事均给予较高评价。22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张婉哲在江苏南京心颐荟实习,在多所学校的实习生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