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团队(医学科学研究院)

发布者:护理学院发布时间:2024-12-12浏览次数:10

简介

医学科学研究院是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科专业群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王云龙中原学者工作站、河南省免疫技术关键生物材料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和洛阳市医学床旁快速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科研平台。研究院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建有基因工程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抗体工程试验室、P2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免疫诊断技术研发实验室等25间专业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蛋白纯化仪、流式细胞仪、大型高速冷冻离心机、荧光定量PCR仪、荧光显微镜、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仪、微流控单细胞分选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230余台/件。具有完备的生物大分子纯化技术平台、抗体研发技术平台,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等多个平台。

为开展生物医学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院设置有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具有完整的日常工作管理体制和安全防范制度。目前,科学院共有科研创新团队5个,工作人员116名,其中博士21人,主要开展未来医学、精准诊断、免疫治疗、生物制造和数智医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市厅级教科研项目78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IC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8篇,软著1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

研究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家、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研究院非常注重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展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合作”的理念,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生物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方向

(1) 前沿医学研究

前沿医学研究领域不仅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而且对促进整体科技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深化。聚焦当前医学科学的前沿热点,实施具有战略性导向的科研管理,对于推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进步,研究范畴日益拓宽,新领域与新方向层出不穷。在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探索这一前沿领域,科学院汇聚了一支以蒙雪琼和陈义祥博士为核心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特别是在宫颈癌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肿瘤微环境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此外,在HPV病毒mRNA疫苗及亚单位疫苗开发方向,该科研团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分子影像医学的前沿探索中,刘海强博士团队依托先进的生物材料、分子探针和诊疗设备,融合多模态成像技术,深入开展疾病可视化影像检测与精准治疗研究,为疾病的精准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治疗方案。通过设计并合成多功能光学分子影像纳米探针,并与特定抗体进行定向偶联,实现了疾病的即时检测与实时监控。

(2) 诊断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疾病增多的社会背景,医学诊断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精准诊断作为一种依托先进技术和综合分析的方法,侧重于深入、精细且个性化地揭示疾病的特性和根源。其中,基因测序技术作为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精准诊断工具之一,陈为博士科研团队拥有完全的测序技术平台及新一代测序数据分析系统,结合蛋白质质谱,通过高通量基因检测分析个人的基因序列,识别可能导致疾病的遗传变异,并监测体内蛋白质及代谢产物的变化,以此深入了解疾病的潜在机理,为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强大支撑。即时检验(POCT)技术作为传统实验室检测的重要补充,以其快速检测、应用场所灵活、操作便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医院门诊、社区及农村卫生机构乃至家庭环境中。POCT在疾病的早期预防、病因确认、疗效监测及成本控制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实验室配备了全套POCT诊断技术研发设备,并汇集了一支以牛楠楠和蒙雪琼博士为核心的研发队伍,在分子POCT、胶体金、免疫荧光及微流控芯片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团队研发产品主要集中在炎症标志物、传染病、心肌损伤标志物、妊娠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方面。

(3) 免疫治疗研究

免疫治疗代表了一种革命性的疾病治疗策略,其核心在于激活、增强或重新编程人体的免疫系统,以有效应对疾病,特别是癌症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条件下能被引导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成为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陈宁博士干细胞免疫治疗团队专注于创新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分离技术和培养体系,成功模拟体内微环境,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和活力,解决了长期培养过程中干细胞老化、基因突变和干性丧失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分离简便、培养高效且使用安全的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新技术。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李双博士团队深入开展细胞命运调控的理论研究和细胞治疗技术的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并通过与外部合作积极推进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在肿瘤治疗领域,肿瘤疫苗和T细胞治疗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癌症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相关抗原的响应,达到预防癌症的发生或抑制其发展的效果。总之,免疫治疗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疾病,为许多曾经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和选择,展现了光明的未来前景。

(4) 生物制造研究

生物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模式,它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如酶、微生物和细胞)进行物质加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作为生物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生物制造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并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热点领域。凭借完善的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以及先进的重组蛋白纯化平台与抗体制备平台,陈义祥科研团队正致力于开发一系列高性能、高经济价值的重组蛋白、细胞因子和基因工程抗体。这些努力旨在为临床新药物和新疗法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优质产品服务,以提升治疗效果。在功能性抗体的开发与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张卫凯科研团队正专注于抗体药物的开发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深入探索疾病靶点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运用微液滴分析系统,团队建立了单细胞抗体发现、筛选和评价的一体化研究体系,开发了针对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新兴传染病、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性抗体和功能性抗体,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免疫诊疗。此外,团队已与多家国内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以促进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共同发展,造福人类社会。总之,我院的生物制造研究正稳步前进,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5) 数智医养研究

数智医养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康养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它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智慧康养在健康管理方面,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收集老年人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实现远程健康监测和疾病预警。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方案和饮食、运动建议。生活服务上,借助智能家居系统,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自动控制灯光、温度、门窗等。还能通过智能呼叫系统,及时响应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供紧急救援、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社交与精神关怀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让老年人能更便捷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与线上社交活动和文化娱乐。智慧康养旨在提高康养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养老环境,满足他们在健康、生活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上一篇:下一篇: